本博客已迁移 |
2025-02-06 |
添加了自动同步到X、Mastodon 和 Bluesky 的功能
主要目的就是博客做为主要的发布平台,其它社交平台做为宣发平台,既能控制自己的数据又能不耽误交流宣发,非常方便。
您想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吗? |
2025-01-21 |
So You Want to Build Your Own Data Center
文章介绍了Railway公司如何从0开始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的历程。
个人非常喜欢看这类文章,就像折腾自己的HomeLab一样,很有意思
面向LLMs的开发文档 |
2025-01-17 |
Designing tools for developers means designing for LLMs too
目前 LLMs 在解决较新的前后端框架或者软件包时的表现并没有像解决 Django 或者 React 那么好,所以 Encore 公司开始面向 LLMs 优化文档,并针对 Cursor 等 IDE 进行了规则匹配,大大提升了 LLMs 在解决或构建 Encore 框架代码的质量
或许以后面向LLMs的开发文档会成为主流
你为什么不善于反馈 |
2025-01-16 |
Why you’re bad at giving feedback
这篇文章是关于“如何提出正确有效的意见”的看法,个人感触如下:
- 直奔主题,不要太多的铺垫,比如赞美等
- 不要只描述对方的行为,还要描述该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
- 反馈要有具体的行动建议
- 在团队中,再小的建议都要及时提出,否则将会越来越多,最终导致更大的问题
- 讲述客观事实,而不是主观感受
- 将反馈/回顾纳入时间表,比如每月一次回顾,而不是等待时机
- 反馈不仅仅是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,还包括肯定出色的工作,强化已有的良好习惯,让对方知道他们可以多做些什么
刚接触开源?你并不孤单。 |
2025-01-13 |
冒名顶替综合症 |
2025-01-09 |
之前一直有看到这个名词,但不是很理解。今天特地去查了下,还挺有意思,貌似这种心理现象非常普遍。
冒名顶替综合症(Impostor syndrome)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,最早由临床心理学家克兰斯博士和因墨斯在1978年提出[1]。
核心特征
患有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人表现出以下特点:
- 无法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个人能力
- 认为自己的成功仅仅源于运气或时机
- 持续担心有朝一日会被他人识破自己是"骗子"
- 即使有明确证据证明自己很优秀,仍然认为自己不配获得成功[1]
主要表现
行为特征:
- 过度勤奋工作,试图避免被他人发现自己是"骗子"
- 经常感到名不副实
- 倾向于避免展露实力
- 将成就归因于外在因素而非自身能力[1]
普及程度
研究显示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:
- 1980年代初期研究表明,五名成功人士中就有两名认为自己是骗子
- 约70%的人在某个人生阶段都曾有过类似感受[1]
- 据最新统计,至少80%的人在人生某个阶段会经历这种症状[6]
性质界定
需要注意的是,冒名顶替综合症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可诊断的病症。它更准确地应该被视为一种对特定情况的心理反应。虽然某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或症状更为严重,但目前的证据并不支持将其归类为一种人格特质[1]。
Citations:
[1]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sg/%E5%86%92%E5%90%8D%E9%A0%82%E6%9B%BF%E7%97%87%E5%80%99%E7%BE%A4
[2]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%E5%86%92%E5%90%8D%E9%A0%82%E6%9B%BF%E7%97%87%E5%80%99%E7%BE%A4
[3] https://www.ayxy.edu.cn/xlzx/contents/6138/2555.html
[4] https://m.36kr.com/p/2129898328960265
[5] https://www.sohu.com/a/821485356_748358
[6] https://www.casact.org/zh-CN/newsletter/article/calculating-confidence-how-conquer-imposter-syndrome
[7] https://www.mindbodygarden.com/zh/blog/imposter-syndrome
[8]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0428838
有趣的博客:Anh |
2025-01-06 |
刚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博主:Anh,她是一个设计师兼艺术家,我是通过她的周记认识她的。
而且我认为她也是一位开发者,因为她的博客是用 Eleventy 自行编码构建,并使用 Netlify 进行部署的,非常厉害,感兴趣的可以看她的博文:我的 Eleventy 站点设置
而且她还把过去的网站设计都存档在博客的Halloween homepage里,挺有意思的
对了,她的主页很有意思,最下方有light mode,很有创意,记得点一点!!!
感谢Anh给我枯燥犯困的下午添了些许色彩!
独立网络的下一阶段? |
2025-01-06 |
我希望独立网站成为社交媒体的可行替代品
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,因此我正在开发的博客引擎旨在以独立网站为核心,同时能够一键发布到多个社交平台。这样一来,无论社交平台发生何种变化,我的所有内容都会安全地保存在我的博客网站上,随时可以创建或迁移到新的社交平台上,因为它们只是沟通的工具而已.
将个人周记作为关注工具 |
2025-01-06 |
Using personal weeknotes as a tool for attention
周记是一个提高认识的工具,它帮助我了解自己一周能做什么,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制定合理的计划。
周记是塑造我自己行为的一种手段。
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,它迫使我反思一周,特别是寻找好的方面,而不是沉浸在坏的方面。这也是提醒我计划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。
在我撰写54321周刊的两年时间里,我逐渐发现,定期发布内容能促使我不断接触新事物。
在此之前,我曾尝试写周记,但常常陷入单调乏味的记录。
因此,那时我每周都会主动寻找一些有趣且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,以充实我的周记内容。
虽然最终我没有坚持下来,但回首往昔,那段时光让我成长了许多,也收获了无尽的快乐。
或许,我应该重新拾起写周记的习惯?
使用NotebookLM优化英语学习 |
2025-01-04 |
一直以来,我的英语学习场景都比较单调:通常是大量阅读英文文章,但没有更多的延伸或巩固,所以口语和听力一直没有进步。
直到最近,我挖掘了一个更有趣的方式——借助NotebookLM生成一段关于这篇文章的播客内容,然后在空闲时反复收听。
之前其实也尝试过听英文播客,但理解起来很困难,因为探讨的内容和方式都不熟悉,所以很难持续。
但借助NotebookLM生成的播客则不同,因为内容对我来说已经很熟悉,而且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,所以听起来不会太吃力,而且还能从“第三人称”的角度再次审视文章的要点。
然后最近我发现,这个方法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:能学习到对话技巧。
之前在公司和国外同事开会或聊天时,我一般只能默默旁听,只会时不时丢出一句 “Yeah”、“You are right” 或者 “Cool”,毫无存在感。
但现在,我通过播客中的对话学到了很多“捧哏”的短语,比如 “I love it”、“That’s so true” 等等,虽然听起来简单,但非常能提升我在对话中的参与感。
更重要的是,我逐渐学会如何更自然地接话,以及在英语语境下,他们可能会关注哪些细节或话题,他们是怎么讨论一篇文章的,比如如何简明扼要地概括内容,或者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延伸。
这样一来,我就能把“一篇文章”变成一次有深度的谈资,而不仅仅是“读过就忘”。
如果你和我一样想提升口语听力、或者谈话技巧,那么试一试我这个方法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