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L: Ruby的版本管理和虚拟环境配置 |
2025-01-03 |
使用mise来安装不同版本的ruby,类似Python中的uv工具
使用bundler来控制不同项目的gem包版本,类似Python中的pip
在项目文件夹中运行命令bundle config set --local path 'vendor/bundle'
,会在文件夹中创建.bundle/config
配置文件,并指定gem的安装包路径为vendor/bundle
,类似Python中的virtualenv创建隔离的虚拟环境
不合理的时间量 |
2025-01-03 |
An Un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
有时候,魔法只是某人在某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其他人合理的预期。
多年前,Teller 表演了一个魔术。
首先,他会让你抽一张牌。他会试图展示这张牌,但失败了,暗示这张牌可能已经去了别的地方。
然后,他会带你短暂散步到附近的公园,接着受到启发去挖一个洞。在那里,未被打扰的草坪下埋着一个盒子。
当打开盒子时,里面竟然会有你选择的那张牌。一个不可能的把戏。为了创造这个神奇的时刻,他不得不做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:他走进公园,埋下了几个盒子,分别对应可能选择的卡片。然后,他等了几个月——直到草长得茂盛。只有那时他才能表演这个魔术。
推测你选择的牌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手法。但表演一个你的牌被无缝埋藏的把戏需要如此多的提前准备,以至于看起来不可能。
2024年:平凡中的不平凡 |
2024-12-31 |
本来,我并没有打算为这一年写下什么总结。
毕竟,2024年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,也没有精彩到值得记录的大事。
然而,在12月29日晚上的emo时段,我突然意识到,不能就这样让这一年悄无声息地过去。
至少,我要为自己留下一些痕迹,哪怕只是平凡生活中的点滴。
于是,我开始回顾这一年。
30岁的分水岭
2024年,我30周岁。说实话,30岁那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,仿佛只是日历上普通的一天。
然而,当2025年悄然逼近,我突然意识到,自己已经跨过了30岁的门槛。
这一年,时间飞逝得让我措手不及,感觉上个月才刚刚写完2023年的总结,转眼间,2024年也已经接近尾声。
我的变化
2024年上半年,我依旧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。十几年来,我一直在寻找那条属于自己的路,却始终找不到方向。
然而,到了下半年,我忽然灵光一闪:既然“想要什么”这么难找,那不如换个思路,先搞清楚“不想要什么”。
没想到,这个方法竟然出奇地好用!因为那些“不想要”的东西,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,真实得不能再真实了。
比如,我不喜欢一整天都坐着办公,于是我设置了提醒,定时站起来走一走。
过了一段时间,我又觉得办公室的墙壁让我感到压抑,于是我申请换到了一个有大落地窗的工位,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树林。
有时候,我们不是非要找到那个“最对的答案”,而是先排除那些“明显不对的选项”。毕竟,知道自己不要什么,也是一种进步,对吧?
我现在依旧每天都会记录那些我不想要的,并努力去改变它们,虽然都是小小的改变,但至少已经开始慢慢往前走了,而不是原来像无头苍蝇一样,到处乱飞。
第二个变化是,我逐渐学会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角色。是的,曾经的我心有不甘,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,才对得起这短暂的一生。
但现在,我的目标不再遥不可及,不再执着于所谓的“伟大”,而是转向了自己,转向了生活,转向了当下。
我不再一味追逐那些未知的、虚幻的目标,而是开始关注眼前的一草一木、一餐一饭。
或许,这是一种妥协——对年龄、对精力、对能力,甚至是对自己的一种妥协。我曾经渴望飞翔,渴望触摸云端,渴望成为风口的那头猪,但却忽略了脚下的大地同样美丽。
活在当下,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它需要我放下对未来的焦虑,放下对过去的执念,专注于此时此刻。
当我尝试放慢脚步,仔细观察那些早已熟悉的日常事物时,我发现,平凡也是可以美好的。
我知道,这些道理我们都很熟悉,但我依旧期望你也能有这种切身的顿悟。
去年,我的一位朋友在教育她的8岁女儿说:“XX,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,为什么要不开心的过呢?”。
今年,做为旁观者的我,懂了。
这一年发生了什么?
-
专升本毕业:我的网络教育专升本终于毕业了,理由无它,为了上海积分,为了小孩能在上海高考。。。。
-
二胎的到来:根据“天意”,我们迎来了二胎,预计2025年出生,新的副本开始了。。。
-
第一辆车:个人名下即将拥有第一辆车——小鹏P7+,我的选车之路可以查看这篇博文
-
54321周刊破100期
-
用AI写了 aicmt, 一个AI驱动的Git提交助手
-
学习Ruby并使用Rails编写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博客引擎,虽然还没完成。。
懊悔的事
当然,这一年也有一些让我感到懊悔的事情:
-
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:我总是觉得看书的时间不如去看看技术文档,写写代码来得有趣。虽深知阅读的重要性,却始终没有坚持下去。
-
冬天没有坚持健身:天气变冷后,维持了春夏秋三季的健身行动,也搁浅了。时间安排太过紧凑,目前只剩下每天晚上的八段锦。
-
RSS翻译器重构搁浅:原本计划在年底完成RSS翻译器的重构,但重构之路比预想中要难得多得多得多,再加上其他项目的开辟,最终只能暂时搁置。
展望2025年
我重新回顾了2023年总结里写的期望,希望能培养看书和写作的习惯,目前看来只实现了0.5个写作的目标
对于2025年,我告诉自己不能着急,一定要慢下来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慢反而成了一种奢侈。
因此,我计划在2025年只专注于一件"慢事":学英语,用英语。
很搞笑吧,每个中国人在做年计划时,学英语几乎都会出现在清单里,但实现的人寥寥无几。
这项技能对我来说百利而无一害,尤其在我目前就职的外企,越来越多的职位正在向海外迁移,英语已经成为了硬性指标。
不仅如此,这也是为了让我未来的独立道路走得更顺畅,毕竟,这是一把打开更多机会的钥匙。
另外,还有一件预期内的事情:考中级职称。虽然多少带着些无奈——主要是为了上海户口,但我也明白,这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是我不得不面对的责任与挑战。
结语
虽然我还没有达到“三十而立”的境界,但似乎已经开始“不惑”了。
2024年,或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,但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。
在这一年里,我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,开始用排除法去改变生活,开始慢下来,专注于当下。
2025年,让我们继续前行吧,寻找更多美好
零零散散竟然写了两千多字,最后感谢你的阅读,是你们的存在,才让博客/RSS更加美好,新年快乐!
Mixbox: 基于颜料的混色系统 |
2024-12-30 |
Trio |
2024-12-27 |
Trio
一个在线人声合成器,可以自动和声,我玩的有点上瘾,很有意思
我的2025年观影清单 |
2024-12-27 |
uv cheatsheet |
2024-12-27 |
这是一篇个人使用uv的汇总,以便查询(不定时更新)
uv官方文档: https://docs.astral.sh/uv/
uv CLI文档: https://docs.astral.sh/uv/reference/cli/
uv安装命令: curl -LsSf https://astral.sh/uv/install.sh | sh
- 安装 Python:
uv python install 3.12
- 创建 Python 虚拟环境:
uv venv /path/to/environment --python 3.12
- 安装软件包:
uv pip install pkg_name
- 安装全局包:
uv tool install pkg_name
- 初始化项目:
uv init myproject
- 同步项目:
uv sync
如果当前文件夹存在python项目,则会自动创建venv,并启用虚拟环境后自动安装依赖包,非常方便 - 运行项目:
uv run manage.py runserver
如果存在venv,则自动启用venv并运行指定程序 - 添加包到 pyproject.toml 文件中:
uv add pkg_name
- 同步/更新包到 pyproject.toml 和 uv.lock 文件中:
uv lock
、uv sync
- 添加包到指定的依赖组:
uv add --group production request
- 自动添加到开发组:
uv add --dev- pytest
- 自动添加到开发组:
- 临时运行:
uvx pycowsay hello from uv
nanodjango |
2024-12-27 |
Github: nanodjango
非常喜欢这个项目,可以像flask/fastapi那样,使用单文件就可以用django快速编写一个原型应用,后期还可以转为Django的标准文件架构
不知道Rails有没有类似的nano框架
保险何时值得? |
2024-12-26 |
如何让 LLMs 闭嘴 |
2024-12-26 |
这是一篇来自Greptile公司的博客,讲述了他们是如何提高 LLM 在产品中的回复质量,减少无用/低效的回复。
分别尝试了3种方法:
- 提高Prompt质量
- 使用另一个 LLM 审核输出
- 使用简单的聚类向量系统
最后测试下来只有第三种方法是有效的。
这和最近我在做的aicmt工具时,遇到的问题非常类似。
起初我将prompt优化到90%的效果后,无论再怎么优化prompt或者引入第二个AI都无法继续提升回复的质量,恰巧看到这篇文章后,准备试一试用向量过滤器看看效果